听故事 明字理 巧辨“暮墓募幕慕”

河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  李万里

传说在春秋时期,孔子周游列国,来到了现在的河南省新乡市卫辉——我国历史上第一忠臣殷太师比干的墓前凭吊。孔子对比干十分敬仰,就在他的墓前立了一块石碑,挥剑刻下“殷比干莫”四个字以示纪念。后来,一个自认为很有才华的秀才来到比干墓前,看到了孔子留下的碑文,大笑连孔子这样的大教育家都会写错别字,把“墓”写成了“莫”。于是,这位秀才自作聪明,在“莫”字下面刻上了“土”字,碑文变成了“殷比干墓”。没想到他刚刚刻完,本来晴朗的天空,突然间乌云翻滚,电闪雷鸣,下起了倾盆大雨,一个霹雳把这块墓碑劈开了,秀才刚刻上的“土”字也被劈掉了。后来,墓碑经过人们的修补就成了目前的这个样子。

这是怎么回事呢?原来,“莫”字最初是指“太阳将要落入草中”,表示“傍晚”的意思。古人造的字不多,后来还有许多意思也用“莫”表示,“坟墓”的“墓”在春秋时期就写作“莫”。再后来,“莫”字表示的意思越来越多,很容易发生混淆,人们就在“莫”字下面加上了不同的符号,表示不同的意思。

“坟莫”的“莫”和“土”有关,就在“莫”下面加上“土”字来表示,变成了我们今天的“墓”字,如公墓、墓碑、墓地、墓葬、墓志……

“帐莫”的“莫”和“布、丝绸”等有关,就在“莫”下面加上“巾”字来表示,变成了我们今天的“幕”字,如帐幕、夜幕、开幕、闭幕、银幕……

“莫集”财物或兵员等,要大力“广泛征求”才行,就在“莫”下面加上“力”字来表示,变成了我们今天的“募”字,如募捐、募款、募集……

“羡莫、仰莫”也好,“依恋、思念”也罢,都是一种心理活动,就在“莫”下面加上“⺗”字来表示(⺗是“心”的变形),变成了我们今天的“慕”字,如羡慕、仰慕、景慕、慕名、爱慕、思慕……

原本指“太阳将要落入草中”,表示“傍晚”意思的“莫”字,则被在下面加上了“日”字,变成了我们今天的“暮”字了。如暮色、暮春、暮年、朝三暮四……

而“莫”字,却用来表示“不;不要”等意思,不再指“太阳将要落入草中”,也不再表示“傍晚”的意思了。

这位秀才不了解这些知识,还自作聪明,认为是孔子写了错字,难怪闪电要劈掉他给“殷比干莫”的“莫”字下面刻上的“土”字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来源:

李万里.听故事,明事理,巧辨“暮墓募幕慕”[N].语言文字报(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版)2006-07-02(27).(CN110077)